美国半导体协会(American Semiconductor Association)今年发布的《美国半导体行业报告》显示,2019年,总部位于美国的半导体公司的前端晶圆制造总产能中,只有44.3%位于美国,占新加坡的17.4%,台湾为9.9%,欧洲为9.1%,日本为8.8%,中国大陆为5.6%,其他地区为5%。
高端芯片的处理技术还取决于亚太地区产业链的支持。
美国的晶圆制造水平已显示出落后于亚太地区制造商的趋势。
在中美经贸,技术竞争中,半导体产业处于摩擦的中心。
美国在以各种方式抑制中国公司的发展的同时,也在努力促进芯片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回归。
据《日本经济新闻》 27日报道,双方的美国国会议员最近提出了许多芯片鼓励法案,计划花费数百亿美元来增加芯片的开发和生产。
“对中国崛起感到担忧的美国国会和政府希望通过对半导体的巨额补贴。
,以促进供应链重返美国”。
与中国对抗的巨额投资6月底,双方的许多美国国会议员共同提出了“ 2020年美国铸造法(AFA)”。
如果该法案获得批准,美国将向国家提供芯片制造服务,国防芯片制造业的投资总额将达到250亿美元。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截至9月26日,已浮出水面的两院统一法案草案提出,联邦政府可为半导体工厂和研究设施提供高达30亿美元的补贴。
此外,联邦政府还可能设立150亿美元的基金,在10年内进行投资。
报道分析认为,这项新法案表明美国国会担心中国半导体的崛起。
美国决策者还希望通过对半导体的巨额补贴来促进供应链回归美国,并增强英特尔等大型美国公司的开发能力。
根据该报告,美国针对中国芯片产业采取的各种措施一方面遏制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持谨慎态度。
挖空”本地芯片行业。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半导体产能目前占全球产能的15%,超过了美国。
预计在10年内将增长到24%,居世界首位。
美国仅占全球半导体总产能的12%。
全球电子产业供应链受到影响。
香港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林子恒2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台积电和三星都位于亚洲,这两家公司都可以实现全球5纳米芯片的批量生产。
在1980年代,美国半导体行业受到了新兴的日本制造商的挑战。
一方面,美国对美国进行了“反倾销”。
在与日本的谈判中,另一方面,它领导了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盟的成立,以在1990年代再次帮助美国半导体公司。
上升。
“不难看出,美国政府现在也希望通过政策引导半导体公司回归和发展”。
林子恒说。
但是,基于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这种想法很难实现,并且在韩国,台湾,中国等地,也将提高竞争力。
美国半导体行业报告显示,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总资本投资中,韩国以31%的研发投入位居世界第一,美国位居第二(28%),其次是台湾(17%)。
)和中国。
中国大陆(10%)和日本(7%)。
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美国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高级主管肖恩·兰道夫的话说,全球电子行业日益紧张的局面已敲响了“警钟”。
他说,全球供应链似乎正在紧缩,特别是在关键或战略技术方面,芯片在该清单中首当其冲。
“金融时报” 28日报道,全球第二大NAND闪存芯片